时间:2023-11-04 20:29:20 点击次数:205
打造空管创新“特区样本”让民航发展助力地方腾飞——深圳空管站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侧记
这里的空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空域之一。北有广州白云机场,南邻香港国际机场,西望澳门和珠海机场,区域内还有南头和九洲两个直升机场。
这里的保障量创造的国内机场单跑道日起降记录708架次,至今未被突破。截至今年8月,深圳空管站共保障各类飞行累计超过391万架次,日高峰已突破1000架次,自1991年建站以来没有发生因空管原因造成的严重差错、事故征候和飞行事故,连续25年实现航空安全年。深圳空管站的党建工作也独具匠心,“一个支部一个品牌”工作法已经在空管系统全面开花,党群绩效管理颇具特色,深入人心。
这里的空管发展为当地民航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专家指出,深圳空管克服了航班增量对空管运行带来的保障压力,并与机场、航空公司保持积极的沟通与密切协作,为深圳地区的航空运输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首过往,以“保证安全第一,争取飞行正常,提高服务质量,为南珠三角航空业的发展提供安全和容量的保证”为使命的深圳空管站,不断提高“安全可靠、服务优质、管理卓越”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成为对航空运输业具有高价值的空管单位、对深圳珠海特区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高价值的空管单位、对全体员工成长具有高价值的空管单位”的发展愿景。
展望未来,深圳空管将始终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落实民航局党组提出的“一二三三四”民航工作总体思路,发扬当代民航精神,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助力民航强国建设,在深圳特区这片具备创造奇迹传统的热土上,打造空管创新的“特区样本”。
问题导向机制产生创新源动力
为什么这些创新成绩都出自于深圳空管站?是什么力量让深圳空管人对创新始终抱有巨大的热情?
“发展的动力来自创新,这是深圳特区的气质,也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理念。” 深圳空管站站长刘建华直言不讳,“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主动求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提升航班量、减少航班延误,以便更好地满足深圳民航业发展的需求。”
伴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圳机场自正式通航以来,航班量一直迅猛增长,进入2000年以后,年均增长率超过10%。深圳航空业的迅猛发展,为深圳市建设成国际化城市注入了活力,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曾表示,每增加一个定期航班,可带动增加200个就业岗位。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圳经济特区蓬勃发展的航空业却与空管保障能力不相匹配,航班延误成为困扰深圳民航发展的大问题,导致旅客多有抱怨。
为满足旺盛的航班增长需求,突破保障瓶颈,基于对发展压力的清醒认知,深圳空管站苦苦思索,积极探索,在民航管理部门和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立问题导向机制,创造激发创新活力的环境,形成全面创新的文化,产生创新发展源动力。
深圳空管站党委书记李晓春说:“站里在领导层面达成了加大创新力度的共识。对有利于解决发展问题的好点子、新技术和新运行模式,站领导在经过评估后,会科学决策,大力支持。”
这也是深圳空管站历届班子的共识:在灵活求变的积极探索中,为实践创新和孕育成果创造良好环境,保障创新机制迅速建立。
于是,深圳空管站在全系统分局站中率先编制五年发展规划,对重要任务引入项目制管理,层层分解,滚动修订;成立创新中心,下设技术沙龙和科技小组,通过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设立“科研系数”,对参与研发的员工进行额外奖励,通过有效激励调动员工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此外,深圳空管站在民航空管系统内开先河,连续3年举办全国空管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为行业创新搭建交流平台。
正是在浓郁创新文化氛围中,深圳空管站各部门、各员工的创新热情高涨,纷纷研究发展中遇到问题,并主动提出解决办法。截止目前,深圳空管站已创造出空管系统的“八项第一”:第一个设立与塔台分离的进近管制室、第一个率先对航空器实施雷达管制、第一个自主开发使用电子进程单、第一个通过民航总局的安全审计、第一个实施塔台管制地带运行、第一个实施直升机特殊目视飞行、第一批实施“双目视”运行和第一个开发使用航班运行协同决策系统和重要天气预警预报系统。
运行模式创新创造“两翼齐飞”新价值
创新创造价值。“八个第一”和数个重点创新项目的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深圳空管的保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制约深圳民航发展的“瓶颈”问题,对深圳民航的持续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
“填补了国内空白”的深圳空管站CDM系统(航班运行动态查询系统),2011年投入使用,不仅有着首创意义,更是通过为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提供了协同决策平台,实现了终端区航班的统一管理。其最大价值在于打破了民航不同部门、不同角色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航空公司可以根据系统计算的撤轮档时间组织旅客登机,减少了旅客的等待时间,尤其是关舱门后旅客在机舱坐等的情况大大减少,改变了航空公司的运行模式,提高了航班放行效率,并因此获得了民航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深圳空管站CDM系统包括航班排序和协同决策两个子系统。其中,航班排序系统为深圳、珠海、澳门、九洲和中信海直等机场的航班进行排序。而协同决策系统则为相关航空公司和机场提供包括预计起飞时间在内的关键信息。几年来,该系统由于在实际运行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吸引了首都机场、上海机场集团、广州白云机场等30多个国内民航单位考察,并促进了全行业CDM系统的研发使用。
深圳空管站CDM系统的研发基础之一——电子进程单——也是深圳空管站在2000年的首创。当时,深圳空管站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管制现场进程单“电子化”,激起了业内的激烈反响。业内专家纷纷表示,纸质进程单由于全程手工操作,不能满足高密度的航班指挥需要,而电子进程单则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信息安全规范,有效减少了管制员“错、漏”现象,有助于防止航空器跑道入侵,提升了管制运行效率。2002年,电子进程单荣获空管局技术革新二等奖。
作为CDM的“重要伴侣”,深圳空管站重要天气预警预报系统在2013年投入使用,让深圳空管的流量管理决策和管制指挥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也让各深圳民航单位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该系统在全系统内首次实现了2小时以内短临预报,方便管制部门和航空公司提前知道1-2小时左右的天气变化趋势
,在大面积航班延误后的航班快速处置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对我们航空公司的航班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根据系统预报,10时雷暴结束, CDM系统就会提前给积压航班排出时刻。如果航班被安排在10时开始起飞,那么我们可以在9时30分,组织旅客登机,避免了时刻浪费。” 深圳航空公司运控中心总经理王军说。
在核心项目上取得突破的基础上,深圳空管通过创新运行模式,成功实现了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为了满足深圳地区通航飞行发展的需要,深圳空管站首创性地划设了“机场管制地带”,实施直升机特殊目视飞行,进行统一指挥、优化进离港程序等,基本实现了直升机飞行审批不占用运输飞行时刻计划,极大地满足了当地通用航空发展的需求。
目前,深圳空管每天保障几十架次通用直升机飞行,在特殊情况出现时还会保障大量服务于南海油田的直升机备降深圳机场。
管理理念超前厚植创新发展土壤
持续高涨的创新行为不仅需要理想和信念,也需要制度和管理护航。深圳空管站在发展中,秉持超前管理理念,实施有效激励,为站内的创新行为护航。
为激发员工积极性,深圳空管站首先进行制度创新,于2008年在民航空管系统内率先制定了绩效管理办法,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程序,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步,形成考核、反馈、改进的闭环。2014年,深圳空管站全面“升级”绩效管理体系,设立安全、综合、党群、持续改进4个模块,最终建立起由“一部词典、两项监控反馈机制、三本责任书和四个实施细则”组成的绩效管理体系。为了让绩效管理真正从纸面落到实处,深圳空管站将绩效考核与员工晋升挂钩,明确规定3年内绩效评价未获得过仅占比20%的优秀员工,就不能升职。
为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深圳空管站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强调“依规治站”,完善手册文化。十余年来,深圳空管站从规范化手册、SMS手册到QSMS手册不断升级,选为空管系统仅有的两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单位之一。目前,深圳空管站已建成覆盖全部11个二级部门和21个三级科室的工作(运行)手册和空管站程序文件手册。
“写我所做,做我所写。手册就是工作指南。不管是哪位员工,只要来到岗位上,翻阅手册就能知道这一岗位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安全管理部部长张继森介绍。
在规范制度和手册的同时,深圳空管站还大胆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深圳空管站建立了安全专家形势分析会制度,组建了一支由业务部门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团队,对基层提出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集体评估,再将结果上报给深圳空管站安全管理最高机构——安委会,进行决策和督办。业内专家表示,将安全问题从一线提出,由一线解决,把安全问题交给最专业、最清楚的人,实现安全管的大胆“放手”,体现了深圳空管的创新管理理念。
培训手段创新提供优秀人才支撑
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圳空管站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创新培训手段,努力建立一支有热情、有想法、有能力的自足创新人才队伍。
深圳空管站从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培训入手,通过积极沟通协调,获得了民航发展基金和深圳市政府财政资金的双重支持,于2011年成立了培训中心,引入了全国第一套360度塔台全景模拟机,为管制员实景培训创造条件。目前,模拟机室不仅具备雷达管制模拟机,还有4套塔台管制模拟机以及1套360塔台全景模拟机。可以说,深圳空管站的模拟机培训室在全国空管系统分局站中,不论是从硬件设备还是从业务范围,都是数一数二的。
在先进培训设备的支持下,深圳空管站不断积累培训经验,将培训工作做大做强,在民航空管系统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颇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在此基础上,深圳空管站不仅加大了对站内人员的培训力度,还会应邀帮助部分机场和兄弟单位进行培训。目前,深圳空管站与新疆空管局、深圳机场和澳门机场都签署了管制员培训协议。
“这种培训模式是双赢的,因为我们的教员在培训中会了解到对方单位的一些先进做法,从而进一步丰富培训模式,提高站内人员的培训水平。”深圳空管站培训中心主任安忠强介绍。
除了“请进来”,深圳空管还积极将管制员“送出去”,通过国内外的交流学习,开拓视野,了解业内发展趋势。“我们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解决了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管制员进阶培养经费不足的问题。”深圳空管站财务部部长范文梅说。此举也有助于管制员将深圳的运行实际与国际先进经验有效结合,激发创新火花。
除了加大管制员培养力度外,深圳空管站还十分重视培养站内技术研发人员。由于空管站内的技术保障部、气象台技术人员往往既能完成本职工作,又能承担一定的科技研发工作,为此,深圳空管站组建项目制团队,将每个项目的带头人聘为项目专家,为项目小组的其他成员“开小灶”,利用业余时间授课培训。比如,深圳空管站气象台就组建了一支青年研发团队,在站里经费的支持下,通过购买书籍、头脑风暴、聘请老师、经验分享等自助培训方式,效果明显,研发的发报提醒软件、自动填图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在实际运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深圳空管站党委认为,积极培养站内技术研发人才的好处在于能充分结合实际运行情况,避免出现技术研发与实际运行“两层皮”、创新成果无法落地的情况,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加符合一线运行的需要。
A-CDM项目引领创新发展未来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深圳空管的优良传统。面对未来,深圳空管在民航管理部门和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将持续巩固已有技术创新优势,用更先进的系统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用更强大的保障能力为当地民航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用更高水平的服务让社会公众共享民航发展成果。
深圳空管的“明星产品”CDM系统在二期A-CDM(机场协同决策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将得到进一步升级,引接更多航空公司和机场生产系统的数据等信息,增加系统排序和协同决策的准确性,提供航班保障全流程管理。届时,通过这一系统,不论是空管、机场还是公司,都能实时了解任一航班的每个保障节点情况。
据介绍,随着系统的研发,一架航班何时完成客舱清洁、何时进行加油、何时组织上客……每个工序都将同步体现所用时间。如此一来,航空公司和机场可以充分了解航班的每个保障环节工作效率,分析该环节保障工作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保障效率。
“这套‘同步感知’系统对我们实时监控航班保障流程非常有益,而且有利于整合机场、航空公司和空管多方信息,打破信息壁垒,从而实现信息畅通、协同决策、快速处置。”前深圳机场飞管部总经理高飞点出了系统的关键。
深圳空管站还开发了CDM的移动应用APP,目前处于内测阶段,内部用户日访问查询量高峰超过5000多次,在8月底刚刚结束的首届民航空管系统青年职工移动应用创意设计大赛复赛中,CDM-APP荣获第一名。
据悉,深圳空管站将在珠三角地区推广A-CDM,实现对珠三角地区机场的统一排序和协同决策,在进一步提高深圳机场航运行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珠海机场和澳门机场的航班运行效率,从而实现珠三角地区航班运行效率和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在此基础上,深圳空管还将与国内其他地区有需要的机场开展合作,让更多业内单位共享创新发展成果。升级后的手机客户端也将有望从业内用户推广到普通旅客,经过权限区分,专业用户和普通用户能随时随手查询到深圳机场的实时航班运行数据,获得各自关注的信息。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伴随着我国民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深圳空管将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理念,持续研究空管、民航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新特点和新要求,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创新之力,振发展之翼。本期策划:李芳芳
编辑: 张颖
欢迎关注天路守望者微信公众号,请搜索tianlushouwangzhe加以关注,或者直接扫一扫二维码。投稿及合作邮箱:4826911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