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5:07:01 点击次数:15
养老,事关民生。随着“健康中国”大政方针的提出,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加速到来,中国养老正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之势。
“十四五”以来,从各省、市陆续出台的政策文件中,不难看出,养老已经上升到越来越核心的位置,往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养老的重视程度也越高。在现如今复式经济时代下,“大政策+大市场”双轨并行 ,养老的发展正好印证了复式经济的发展特征。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加持,时代红利的出现,我国养老事业及产业将迎来做强品牌的最好时代。
在这样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国各省、市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多方资源,纷纷树立在地化的城市养老品牌,开启了“群雄纷争”的品牌竞争新时代。
继之前康养焦点盘点的之后,亿翰智库再次搜集整理了【中国十大城市养老品牌】(排名不分先后),一起速览中国各城市养老品牌的特色实践。
1
南京:宁享养老、银发无忧
2022年,南京市发布《南京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以下简称《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提到,南京市将开展“宁育未来、宁享天年”专项行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托育民生保障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服务扩大供给、均衡布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建设人民满意的养老托育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市。南京市将在2025年前重点完成8大类33项任务。
8大类重点任务是完善养老托育服务规划、健全基本养老托育服务制度、扩大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托育服务水平、培育养老托育服务人才、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托育服务、促进养老托育服务融合发展、创新养老托育服务政策。同时到2025年,实现南京全市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100%,养老护理员培训30000人次以上。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养老服务基本保障更加有力,养老事业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特大城市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基本建成“宁享养老、银发无忧”的城市品牌,南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引领全省全国。
2
无锡:锡心养老
无锡市民政局2023年1月发文《无锡:全力打造“锡心养老”城市品牌》,无锡于198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早于全国17年,目前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1万,占比27.18%。近年来,在民政部、省民政厅的全力支持下,无锡市高位谋划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策创制,优化服务供给,全力打造具有无锡特色的“锡心养老”城市品牌,让老年群体安享幸福晚年。无锡将通过破解“五大堵点”、消除“四个盲点”、填补“一个空白点”、构建更具无锡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
“五大堵点”: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闲置资源设置护理院;所设置的护理院依申请纳入医保定点协议并实施按床日结算;统一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及体系;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上门服务激励政策;推进适老化改造扩面。
“四个盲点”:打造为老医养服务“呼叫中心”;拓展老年痴呆防治;发展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构建“四位一体”医养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空白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到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工作的,其工作经历视同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持续做优营商环境,有力提振企业信心,在无锡这片沃土浇出养老产业芬芳花朵,结出养老事业累累硕果。
“五项标准”全省第一: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日常运营补贴;医保定点床位补贴;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入职奖励。养医结合型机构医保定点审批时限全省最短。
品牌效应不断彰显:总投资25亿元的养老标杆性项目—泰康养老落地无锡,并与泰康集团在养老服务、殡葬服务、公益基金、保险服务等多领域开展合作。打造了金夕延年、耘林、中海等一批龙头机构和养老地产,培育了九如城、净慧2家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成全国首个跨省县域幸福养老示范标杆区。
基础建设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养老机构床位近4.5万张,其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占比高达90%以上,护理型床位占比高达90%以上。
舌尖上的幸福:倾力推进“锡心香伴”惠老助餐攻坚行动,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出台《养老机构膳食服务工作指引》,举办全市首届老年人营养餐大赛,全市区域性助餐中心达100个,实现街道(镇)“全覆盖”,构建了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四个一点”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惠山区建成“老年人助餐服务综合示范区”。
有智慧的幸福:率先推进智慧养老,牵头编制国内首个智慧养老省级标准《智慧养老建设规范》,全市智慧养老服务机构超过200家。推出“锡心养”养老地图,开发智慧助餐系统,实现服务需求“指尖直达”。
3
南通:康养通城
2021年10月,在南通市卫健委、市委老干部局、市老龄办主办的南通市老龄健康服务品牌发布会上,南通市老龄健康服务品牌名称“康养通城”及其logo标识正式对外发布。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提升老龄健康服务能级,南通市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强化部门协同、板块联动、社会共建,全市老龄健康事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近年来,南通市先后出台政策文件30余份,持续深化医养结合、长期照护保险、城企联动普惠性养老等国家级试点,上海大学老年医学研究院在南通六院落地,建成全省首个老年医防协同中心,超过70%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了老年医学科,302家养老机构实现了医疗服务全覆盖,全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位居全省前列,老年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健康养老南通模式得到更多的认可与关注,南通这座首届“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正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征程中行稳致远。
为进一步优化老龄健康服务工作的品牌效应,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老年人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南通市卫健委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老龄健康服务品牌名称和 Logo标识设计方案,自公告发布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专业人士及设计爱好者的支持和参与,共征集到有效作品近百幅。经过评审,确定了南通市老龄健康服务品牌名称“康养通城”及其logo标识。
据了解,“康养通城”标志以“南通”的简称“通”字为设计基础,融合了爱心、仙鹤、老人和朝阳等元素,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南通老年人健康、乐观、和谐、积极的精神风貌。主体“通”字糅合了一对老年夫妇飞跃向前的形态,展翅翱翔的仙鹤寓意了南通老人健康长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靠的美好祝愿。
4
徐州:徐享颐养
2022年2月江苏民政发文《徐州聚力打造“徐享颐养”服务品牌,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文中提到2021年,徐州市逐步形成了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2022年,徐州市将聚力打造“徐享颐养”服务品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形成养老服务“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动态平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徐州将通过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养老服务依托功能、优化养老机构支撑功能四个方面入手,重点打造“徐享颐养”服务品牌。
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加快出台《徐州市“十四五”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建立市、县两级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和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巩固提高特困老年人入住机构政策保障力度,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入住机构比例达80%以上,同时,不断提升机构护理服务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优化尊老金办理流程,变申请审批为主动发放。推动设立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制度,探索“喘息服务”“时间银行”“养老管家”服务模式,将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基本服务目录。
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以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根本,以“互助中心”“幸福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为辅助,全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1+N”体系建设。加大新沂市农村敬老院改革成功经验推广力度,各地集中财力新(改、扩)建20个区域性中心养老院,由民政部门垂直管理,供养经费由政府兜底保障,实现以农村养老能力提升倒逼和反哺城市养老服务品质提升的目标,其中年内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不低于80%,全面开展居家上门、社区养老服务,床位使用率达到60%以上。
强化社区养老服务依托功能。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三年行动,出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实施区域化、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建设和运营,稳步扩大居家上门服务覆盖面,形成“15分钟服务圈”。年内城市社区标准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将不低于90%,区域化品牌化连锁运营不低于60%,适老化改造不低于3000户。
优化养老机构支撑功能。开展养老服务诈骗行为和欺老虐老问题排查处置专项行动,全面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全市35%的养老机构完成等级评定,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依托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引导社会力量重点建设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养老机构,适度建设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的养老机构,持续增加护理型床位,年内新增3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将达到20家,新增养老床位6000张以上,普惠养老和家庭养老床位不低于3000张,其中护理型机构床位占比达70%以上。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补贴和一次性入职奖励补贴,其中年度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95%以上、培训养老服务人员不低于3000名。
5
宁波:甬有颐养
2021年10月8日,宁波市召开由市长主持的全市为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启动宁波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研究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供给,回应甬城160余万老年人的“老有所养”期盼,确保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共同富裕的民生福祉和生活品质,积极打造“甬有颐养”幸福民生品牌,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突出规划引领,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人人享有。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宁波市将“甬有颐养”列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七大幸福民生品牌。为落实好宁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和养老服务提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养老服务设施进入城市主城区、老年人集聚区。按照“机构跟着老人走”的目标,编制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根据老年人口密度,增加中心城区嵌入式、多功能、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公益属性,确保每个区县(市)至少建有1家公办养老机构。
严格落实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织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服务就在家门口”。到2025年,创建4A级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0个以上,建成200个以上标准化老年食堂,每日享受助餐服务居家老年人5万人以上。城区所有养老机构、农村80%以上的养老机构通过开放场所、承接运营、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务料理、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
突出基本保障,推动优质养老服务触手可及。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既面向全市老年人,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发挥公办养老机构主体作用,将政府购买服务与满足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相结合,满足养老服务刚需。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标准,探索实行“重阳分”制度。实施“线上监测+线下探访”相结合的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巡访制度,周探访率达到100%。加强山区、海岛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完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完善高龄津贴制度,优化发放流程。完善老年优待制度,凡在宁波的老年人不分国籍、户籍享受同等待遇。探索老年福利政策逐步惠及常住老年人口。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愿改尽改、应补尽补,支持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完成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100%实行集中供养,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5%。
突出品质提升,加快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抓好养老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多样化、法治化建设,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标准化、规范化运行,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到2025年,市、县两级公办养老机构均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全市80%养老机构达到二星级标准,其中三星级以上50个、四星级以上10个。市、县公办养老机构设置认知症照护专区,床位占比不少于当地公办养老机构床位8%,每万户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床位数20张。10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康复室全覆盖,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达到90%。
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健全资金筹集、需求评估、待遇支付、服务供给、经办管理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推进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家庭有序转接、能力评估、专业服务和照护政策衔接配套的康养体系建设,市县、乡镇(街道)层面都建立康养联合体。发挥养老服务机构综合性政策保险作用,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试点,巩固家庭养老基础性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免费培训家庭照护者30000人次,提供更多可选择的个性化服务。建立线上线下、部门联动的综合监管机制,依法打击无证无照从事养老服务行为。强化对养老事业的政策支持,加快养老事业平台建设,积极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
突出数字赋能,实现数字养老服务精准高效。加快建成宁波市“甬易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让老年人更多享受智能化养老服务,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强化养老服务数字化应用,将养老服务信息纳入宁波城市大脑,为服务精准对接和行业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智能养老设备和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加强对老年人的数字产品操作技能培训,引导帮助老年人融入信息化社会,创新“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等消费模式。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
6
丽水:浙丽长寿•山区颐养
2022年12月16日,浙江丽水市人民政府召开“浙丽长寿·山区颐养”新闻发布会,通报具有丽水山区特色的养老发展之路。
丽水地处浙西南山区,是全国唯一的地市级长寿之乡,也是浙江省唯一全域纳入革命老区和山区26县名单的地级市。从七普数据看,丽水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53.2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1.24%,比全国、浙江省(均为18.7%)高出近3个百分点。
从数据看,丽水养老服务需求重点集中在两类人群,难点在农村。一是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专业照护需求,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类老人量不大,却是社会的刚需、家庭的痛点;二是山区农村高龄和空巢、独居老年人的关爱互助需求,主要是基本生活、安全应急、便捷出行、送医送药、代购代办、探访陪伴等需求,是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需关注的重点。
为此,丽水市民政局积极贯彻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按照浙江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浙里康养”金名片的部署,立足丽水山区实际,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让服务跟着老人走”的工作理念,聚焦困难家庭失能、失智和高龄、空巢老年人等重点对象,推进“浙丽长寿·山区颐养”专项行动,落实新一轮养老服务设施专项布局规划,筑牢山区养老的四梁八柱,为“浙里康养”建设提供丽水样板,不断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丽水已初步形成“一立法三政策”为核心的丽水山区养老政策支持体系。
“一立法”:丽水市首部养老领域地方性法规《丽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目前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将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三政策”:老年人福利政策。出台包括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助餐补贴、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善居工程补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明年起全市将全域启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
运营方扶持政策。包括养老机构运营补贴、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补贴以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或低偿提供社会运营等方面政策。
养老人才培养政策。如在全国首创养老行业精英人才培训班,经过两年系统培训,全市首期75名学员已于近日结业,其中10名优秀学员享受“绿谷英才”人才待遇;在浙江省首创养老护理员职称评定机制,已有33人通过评定并享受政府补贴;其他还有高校毕业生养老就业创业补贴和养老入职奖补等政策。
7
诸暨:诸有颐养
2022年1月12日,中共诸暨市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会上,诸暨市市委书记沈志江同志代表中共诸暨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持续擦亮“枫桥经验”金名片 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高地 高水平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诸暨篇章》的报告。
报告中,沈志江同志提到要打造“诸有颐养”品牌,扎实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位老年人享受高质量有尊严的长寿生活。
诸暨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一江称现阶段,诸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近30万,占总人口的27%,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人口数进入快速增长期。诸暨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老有所养”上持续用力,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着力打造“诸有颐养”品牌,让生活在诸暨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福寿康宁美好生活。
目前全市共建有养老机构30家、康养联合体机构3家、智慧养老院1家、养老机构床位5090张,市、镇街、村社三级居家养老机构617家,爱心食堂144家,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28.55人。
8
嘉兴:美丽嘉兴·幸福养老
2016年2月,在嘉兴市2016年全市民政(社会)工作会议上,时任嘉兴市民政局局长沈海明指出,新的一年,全市民政工作要重点把握好夯基础、补短板、谋创新的工作要求,全力打造“美丽嘉兴、幸福养老”民生品牌,着力构建机制健全、救助精准、政策公平、全民参与的社会救助格局,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服务运行机制,做深、做细、做实新形势下的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并在构建儿童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水平、推进民政综合能力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9
福州:有福之州、幸福老人
2023年2月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前往市社会福利院调研,随后,林宝金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提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市社会福利院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着力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打响“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
要坚持系统谋划,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广泛征集意见,优化完善方案,凸显福州特色元素,切实把市社会福利院打造成全国养老机构、福利机构的示范标杆。
要提升功能品质,加快推进适老化升级、智慧化改造,全面提升护理照料及医养结合能力,推动养老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
要强化协同协作,结合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加强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形成齐抓共促、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10
天津:津(金)牌养老
2022年10月14日,天津市民政局印发《天津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到2025年,养老问题必须作为重点民生问题加以重点突破。
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健全高龄、失能(含失智,下同)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以信用为核心、质量为保障、简政放权与综合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健全,老年宜居的社会环境初步建立,“津(金)牌养老”服务品牌全面打造,形成基本养老服务更加优质、养老服务业态更加多样、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的多元惠老的格局。
同时,天津市还将以河西区居家养老改革试点经验为模板,以嵌入式养老服务为抓手,以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网络建设为骨架,以长期护理保险为补充大力培树“津(金)牌养老”服务品牌。
想要了解更多康养资讯,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康养焦点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版权归亿翰智库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或在此文后留言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亿翰智库(ehresearch)
感谢配合!